Word)(Table.ConvertToText方法

本文内容

将表格转换为文本并返回一个 Range 对象,该对象代表带分隔符的文本。

语法

expression。 ConvertToText( _Separator_ , _NestedTables_ )

expression 是必需的。 一个代表“Table”对象的变量。

参数名称必需/可选数据类型说明

Separator

可选

Variant

用以分隔被转换的列 (段落标记分隔被转换的行) 的字符。 可以是任何 WdTableFieldSeparator 常数。

NestedTables

可选

Variant

如此 如果嵌套的表格转换为文本。 如果分隔符不是 wdSeparateByParagraphs ,则忽略此参数。 默认值为 True。

备注

ConvertToText 方法应用于 表 对象时,对象将被删除。 要保持对转换后的表内容的引用,您必须指定 Range 对象,该对象由 ConvertToText 方法返回到一个新的对象变量。 在下面的示例中,活动文档中的第一个表格转换成文本,然后设置为项目符号列表格式。

Dim tableTemp As Table 
Dim rngTemp As Range 
 
Set tableTemp = ActiveDocument.Tables(1) 
Set rngTemp = _ 
 tableTemp.ConvertToText(Separator:=wdSeparateByParagraphs) 
 
rngTemp.ListFormat.ApplyListTemplate _ 
 ListTemplate:=ListGalleries(wdBulletGallery).ListTemplates(1)

示例

本示例创建一张表格,然后将其转换为文本,以制表符作为分隔字符。

Dim docNew As Document 
Dim tableNew As Table 
Dim intTemp As Integer 
Dim cellLoop As Cell 
Dim rngTemp As Range 
 
Set docNew = Documents.Add 
Set tableNew = docNew.Tables.Add(Range:=Selection.Range, _ 
 NumRows:=3, NumColumns:=3) 
 
intTemp = 1 
 
For Each cellLoop In tableNew.Range.Cells 
 cellLoop.Range.InsertAfter "Cell " & intTemp 
 intTemp = intTemp + 1 
Next cellLoop 
 
MsgBox "Click OK to convert table to text." 
Set rngTemp = _ 
 tableNew.ConvertToText(Separator:=wdSeparateByTabs)

本示例将包含选定内容的表格转换为文本,各列之间用空格分隔。

If Selection.Information(wdWithInTable) = True Then 
 Selection.Tables(1).ConvertToText Separator:=" " 
Else 
 MsgBox "The insertion point is not in a table." 
End If

另请参阅

表对象

JSBridge 原理与实践

什么是 JSB

我们开发的 h5 页面运行在端上的 WebView 容器之中,很多业务场景下 h5 需要依赖端上提供的信息/能力,这时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连接原生运行环境和 JS 运行环境的桥梁 。 这个桥梁就是 JSB,JSB 让 Web 端和 Native 端得以实现双向通信。

WebView 概述

WebView 是移动端中的一个控件,它为 JS 运行提供了一个沙箱环境。WebView 能够加载指定的 url,拦截页面发出的各种请求等各种页面控制功能,JSB 的实现就依赖于 WebView 暴露的各种接口。由于历史原因,安卓和 iOS 均有高低两套版本的 WebView 内核:

平台和版本WebView 内核

iOS 8+

WKWebView

iOS 2-8

UIWebView

Android 4.4+

Chrome

Android 4.4-

Webkit

PS: 下文中出现的高版本均代指 iOS 8+ 或 Android 4.4+,低版本则相反。

JSB 原理

要实现双向通信自然要依次实现 Native 向 Web 发送消息和 Web 向 Native 发送消息。

Native 向 Web 发送消息

Native 向 Web 发送消息基本原理上是在 WebView 容器中动态地执行一段 JS 脚本,通常情况下是调用一个挂载在全局上下文的方法。Android 和 iOS 均提供了不同的接口来实现这一过程。

方法

Android 版本API特点

低版本

WebView.loadUrl

无法执行回调

高版本

WebView.evaluateJavascript

可以拿到 JS 执行完毕的返回值

iOS 版本API特点

低版本

UIWebView.stringByEvaluatingJavaScriptFromString

无法执行回调

高版本

WKWebView.evaluateJavaScript

可以拿到 JS 执行完毕的返回值

实践

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 Demo 来看一下在 iOS 端实现 Native 向 Web 端发消息的实际效果:

(本文所有 Demo 均运行在 iOS14.5 模拟器中,WebView 容器采用 WKWebView 内核)

页面上半部分的 UI 是由 HTML + CSS 渲染所得,是一个纯静态的 webpage,中间的输入框和按钮是 Native 原生控件,直接覆盖在 WebView 容器之上。在 Native 按钮上绑定了一个点击事件:将文本框输入的字符视为 JS 字符串并调用相关 API 直接执行。

可以看到当我们在文本框中输入下列字符并点击按钮后,h5 页面中 id 为 test 的 p 标签内容被修改了。

document.querySelector('#test').innerHTML = 'I am from native';

敏锐同学到这一步其实就已经知道我们在日常使用 JSB 时客户端是如何调用前端 JS 代码了,我们在刚刚的静态 html 文件中添加几行 JS 代码:

function evaluateByNative(params) {
    const p = document.createElement('p');
    p.innerText = params;
    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p);
    return 'Hello Bridge!';
}

在文本框中输入 evaluateByNative(23333),来看一下调用的结果:

可以看到 Native 端可以直接调用挂载在 window 上的全局方法并传入相应的函数执行参数,并且在函数执行结束后 Native 端可以直接拿到执行成功的返回值。

Web 向 Native 发送消息

Web 向 Native 发送消息本质上就是某段 JS 代码的执行端上是可感知的,目前业界主流的实现方案有两种,分别是拦截式和注入式。

拦截式

和浏览器类似 WebView 中发出的所有请求都是可以被 Native 容器感知到的(是不是想到了Gecko),因此拦截式具体指的是 Native 拦截 Web 发出的 URL 请求,双方在此之前约定一个 JSB 请求格式,如果该请求是 JSB 则进行相应的处理,若不是则直接转发。

Native 拦截请求的钩子方法:

平台API

Android

shouldOverrideUrlLoading

iOS 8+

decidePolicyForNavigationAction

iOS 8-

shouldStartLoadWithRequest

拦截式的基本流程如下:

上述流程存在几个问题:

通过何种方式发出请求?

Web 端发出请求的方式非常多样,例如 、iframe.src、location.href、ajax 等,但 需要用户手动触发,location.href 可能会导致页面跳转,安卓端拦截 ajax 的能力有所欠缺,因此绝大多数拦截式实现方案均采用iframe 来发送请求。

如何规定 JSB 的请求格式?

一个标准的 URL 由 ://:

组成,相信大家都有过从微信或手机浏览器点击某个链接意外跳转到其他 App 的经历,如果有仔细留意过这些链接的 URL 你会发现目前主流 App 都有其专属的一个 scheme 来作为该应用的标识,例如微信的 URL scheme 就是 weixin://。JSB 的实现借鉴这一思路,定制业务自身专属的一个 URL scheme 来作为 JSB 请求的标识,例如字节内部实现拦截式 JSB 的 SDK 中就定义了 bytedance:// 这样一个 scheme。

// Web 通过动态创建 iframe,将 src 设置为符合双端规范的 url scheme
const CUSTOM_PROTOCOL_SCHEME = 'prek'

function web2Native(event{    
    const messagingIframe = document.createElement('iframe');
    messagingIframe.style.display = 'none';
    messagingIframe.src = CUSTOM_PROTOCOL_SCHEME + '://' + event;
    document.documentElement.appendChild(messagingIframe);

    setTimeout(() => {
        document.documentElement.removeChild(messagingIframe);
    }, 200)
}

拦截式在双端都具有非常好的向下兼容性,曾经是最主流的 JSB 实现方案,但目前在高版本的系统中已经逐渐被淘汰,理由是它有如下几个劣势:

实践案例

同样用一个简单的 Demo2 来看一下如何使用拦截式实现 Web 向 Native 发送消息,这里实现了在 Web 端唤起 Native 的相册。

遵循上述实现方式,Web 发送消息的代码如下:

const CUSTOM_PROTOCOL_SCHEME = 'prek' // 自定义 url scheme

function web2Native(event_name{
    const messagingIframe = document.createElement('iframe')
    messagingIframe.style.display = 'none'
    messagingIframe.src = CUSTOM_PROTOCOL_SCHEME + '://' + event_name
    document.documentElement.appendChild(messagingIframe)
    setTimeout(() => {
        document.documentElement.removeChild(messagingIframe)
    }, 0)
}

const btn = document.querySelector('#btn')

btn.onclick = () => {
    web2Native('openPhotoAlbum')
}

Native 侧通过 decidePolicyForNavigationAction 这一 delegate 实现请求拦截,解析 URL 参数,若 URL scheme 是 prek 则认为该请求是一个来自 Web 的 JSB 调用:

- (void)webView:(WKWebView *)webView decidePolicyForNavigationAction:(WKNavigationAction *)navigationAction decisionHandler:(void (^)(WKNavigationActionPolicy))decisionHandler {
  NSURL *url = navigationAction.request.URL;
  NSLog(@"拦截到 Web 发出的请求 = %@", url);

  if ([self isSchemeMatchPrek:url]) {
    NSString* host = url.host.lowercaseString;
    if ([host isEqualToString: @"openphotoalbum"]) {
      [self openCameraForWeb]; // 打开相册
      NSLog(@"打开相册");
    }
    decisionHandler(WKNavigationActionPolicyCancel);
    return;
  } else {
    decisionHandler(WKNavigationActionPolicyAllow);
  }
}

为了更清晰地看到 Native 拦截的结果,在上述代理方法中打个断点:

继续执行,Congratulation!模拟器的相册被打开了!

注入式

注入式的原理是通过 WebView 提供的接口向 JS 全局上下文对象(window)中注入对象或者方法,当 JS 调用时,可直接执行相应的 Native 代码逻辑,从而达到 Web 调用 Native 的目的。

Native 注入 API 的相关方法:

平台API特点

Android

addJavascriptInterface

4.2 版本以下有安全风险

iOS 8+

WKScriptMessageHandler

iOS 7+

JavaSciptCore

JSContext *context = [webView valueForKeyPath:@"documentView.webView.mainFrame.javaScriptContext"];

context[@"getAppInfo"] = ^(msg) {
    return @"ggl_2693";
};
window.getAppInfo(); // 'ggl_2693'

这种方法简单而直观,并且不存在参数长度限制和性能瓶颈等问题,目前主流的 JSB SDK 都将注入式方案作为优先使用的对象。注入式的实现非常简单,这里不做案例展示。

两种方案对比

为了更清晰地表达这两种方式的区别,这里贴一个对比表格:

方案兼容性性能参数长度限制

拦截式

无兼容性问题

较差,安卓端尤为明显

有限制

注入式

安卓4.2+ 和 iOS 7+以上可用

较好

如何执行回调

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实现双端互相发送消息,但上述两个通信过程缺少了“回应”这一动作,原因就是上述步骤缺少了回调函数的执行。以拦截式为例,常见的一个 JSB 调用是 Web 获取当前 App 信息, Native 拦截到 bytedance://getAppInfo这样一个请求后将获取当前 App 信息,那获取完成后如何让 Web 端拿到该信息呢?

一个最简单的做法是类比 JSONP 的实现,我们可以在请求的 URL 上拼接回调方法的事件名,将该事件挂载在全局 window 上,由于 Native 端可以轻松执行 JS 代码,因此在完成端逻辑后直接执行该事件名对应的回调方法即可。以 getAppInfo 为例:

// Web
const uniqueID = 1 // 为防止事件名冲突,给每个 callback 设置一个唯一标识
function webCallNative(event, params, callback{
    if (typeof callback === 'Function') {
        const callbackID = 'jsb_cb_' + (uniqueID++) + '_' + Date.now();
        window[callbackID] = callback
    }
    const params = {callback: callbackID}
    // 构造 url scheme
    const src = 'bytedance://getAppInfo?' + JSON.stringify(params)
    ...
}

// Native
1. 解析传入的参数 'getAppInfo' 得知 Web 希望获取 AppInfo
2. 执行端逻辑获取 AppInfo
3. 执行参数中挂载在全局的 callback 方法,AppInfo 作为回调方法的参数

因此只要把相应的回调方法挂载在全局对象上,Native 即可把每次调用后的响应通过动态执行 JS 方法的形式传递到 Web 端,这样一来整个通信过程就实现了闭环。

串联双端通信的过程

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实现两端互相发送消息以及执行回调了,但看起来并不好用:首先调用 JSB 时需要在方法名后拼接参数和对应的回调函数,其次回调函数还需要一个一个地挂载在全局对象上。

我们期望的使用方式其实是这样:

// Web
web.call('event1', {param1}, (res) => {...}) // 触发 native event1 执行
web.on('event2', (res) => {...})

// Native 
// 这里用 js 代替,理解大致意思即可
native.call('event2', {param2}, (res) => {...}) // 触发 web event2 执行
native.on('event1', (res) => {...})

这里的 JSB 就像是一个跨越两端的 EventEmitter,因此需要 Web 和 Native 遵循同一套调度机制。

上图给出了 Web 调用 -> Native 监听的执行过程,同理 Native 调用 -> Web 监听也是同样的逻辑,只是把两边的实现调换一种语言,这里不赘述了。

贴一张其他同学画的时序图,帮助理解整个通信过程

Demo3 基于开源的 WebViewJavascriptBridge 演示了一套完整的通讯流程是怎样进行的,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戳源码地址 JSB_Demo 自行体验。(需要使用 Xcode 打开,会涉及一些客户端的知识,请配合文档和 Google 使用)。

一点感受

笔者所在业务使用的 bridge 即司内目前最新的 SDK,没有历史包袱、使用体验也非常良好。得益于客户端遵循该 SDK 配套的实现机制,即使完全不了解 JSB 原理的同学在与端上对接 bridge 时也几乎没有遇到障碍。倘若抛开公司完备的基础建设,想实现一个通用且好用的 JSB 并非易事,因此了解其中的门道还是非常有益的。(巨人的肩膀站久了,确实巴适得很)

参考文献

深入浅出 JSBridge[4]

JSB 实战[5]

[1]

JSONP:

[2]

WebViewJavascriptBridge:

[3]

JSB_Demo:

[4]

深入浅出 JSBridge:#heading-8

[5]

JSB 实战:

❤️ 谢谢支持

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^_^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news.xiuzhanwang.com/post/1828.html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友情链接: